摘要 ·NEWS·
1、施麗君在太姥山名茶科研樓為泰國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管理保護能力建設研修班授課
2、領導嘉賓與泰國農業官員代表在綠雪芽白茶莊園共植“中泰友誼茶樹”
5月19日,由商務部主辦、農業農村部國際交流中心承辦的泰國重要農業遺產系統管理保護能力建設研修班在京順利開班,這是中心第二次承辦以農業文化遺產為主題的中泰雙邊培訓項目。本次研修班為期14天,共有24名泰國農業官員參加培訓。
5月26一27日,以“福鼎白茶文化系統”為主題,研修班在福建福鼎開展一天半的研修學習活動。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涉外培訓處處長余楊、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對外合作中心一級主任科員張盛平、福鼎市茶產業發展中心主任張青碧、福鼎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應杰與研修班一行走訪茶企并開展研修交流活動,國際交流服務中心涉外培訓處項目官員肖純及翻譯粱珊珊、周婉瑩一同隨行。
董事長林有希致歡迎辭
26日上午,福建省天湖茶業綠雪芽品牌聯合創始人、國家一級審評技師施麗君以《白茶的前世今生》為題在天湖生態太姥山名茶蘭田新廠科研樓會議室為研修班授課。
綠雪芽品牌創始人、福建省天湖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福鼎市中國白茶始祖太姥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有希致歡迎辭,并簡要介紹企業文化。
課前,以一場穿越千年的《唐代煎茶》茶藝表演,傳遞悠遠深厚的中國茶文化,以奉茶禮歡迎泰國友人的到來。
施麗君女士授課
施麗君從白茶概述、白茶溯源、福鼎白茶的近現代發展史、福鼎白茶的特殊魅力等方面分享了“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并借用林有希董事長的一段話作了最后總結:未來的福鼎白茶,一定會通過高質量的發展,通過新質生產力,應用科技與創新的力量,承載著太姥文化的精神,成為人們通往美好生活的幸福茶。
泰國農業官員表示,他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會喜歡喝福鼎白茶,與福鼎白茶“日久生情”。
泰國農業官員提問
在課后提問環節,泰國農業官員對公司的熱情接待表示了感謝,對綠雪芽品牌助推福鼎白茶發展和農民創收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欣賞、對“福鼎白茶文化系統”沖刺全球農業遺產取得的成績表示贊賞和認可,并提出“如何保證茶樹品種純正”、“企業在惠民方面有哪些舉措”、“福鼎白茶發展過程中遇到哪些困難及如何解決”等問題,施麗君、林有希、張青碧回答了相關問題。
施麗君表示,好茶是種出來的,我們茶人要把茶做好,還要成為地球的守護者!
張青碧主任回答泰國農業官員的問題
最后,張青碧主任幽默地說道,“不是您的容顏易老,是福鼎白茶喝得太少”,希望大家多喝福鼎白茶。
下午,參觀品品香茶業公司自動化生產車間后,研修班一行前往太姥山綠雪芽白茶莊園進一步了解“福鼎白茶文化系統”,領導嘉賓和研修班代表共同種下“中泰友誼茶樹”。
中泰關系是當代國際關系中的典范,“中泰一家親”已經進入“免簽時代”。農業文化遺產承載著一個民族和國家的基因與文脈,人力資源是發展的核心資源,2025年將迎來中泰建交50周年,站在歷史新起點,期待中泰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進一步深化,中泰命運共同體加快構建。
期間,參觀了綠雪芽茶文化體驗館,感受中國茶文化和福鼎白茶文化源遠流長的傳承脈絡;在綠雪芽工坊體驗福鼎白茶制作技藝萎凋工藝;在太姥書院觀看茶園四季風光宣傳片,一覽千畝茶園因時序變化呈現的多彩風光以及茶園生物、植物多樣性,間作套種和茶林共生的立體生態景觀;品鑒9年白毫銀針老白茶,體驗白茶不同的沖泡方法。
福鼎白茶制作技藝萎凋工藝
探訪綠雪芽、尋味太姥,追“茶”溯源。研修班成員及領導嘉賓一行走進福鼎白茶始祖地太姥山,在一片瓦廣場一睹福鼎大白茶母樹——綠雪芽古茶樹風采。
27日上午,福鼎市茶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應杰以《農業文化遺產的文化價值及傳承:以福鼎白茶文化系統為例》為題在福鼎國際大酒店會議室為研修班授課。
楊應杰副主任授課
提線木偶茶藝表演
本期“福鼎白茶文化系統”研修活動內容豐富,行程順暢,得到主辦方和研修班成員的一致好評,福建福鼎段圓滿結束。
據了解,2017年,“福鼎白茶文化系統”被農業農村部認定為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入選以來,福鼎市全面加強農業遺產管理保護,落實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成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領導小組,全力推動申遺以及保護發展工作,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
福鼎在保護和傳承福鼎白茶茶樹資源、茶園生態和茶文化的同時,積極拓展茶產業功能,探索出了一條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利用互促互進、良性循環的道路。目前,福鼎白茶文化系統已進入申遺的最后沖刺階段,福鼎全市上下按照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標準深挖福鼎白茶文化系統的科學內涵,在重視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傳承、茶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強福鼎白茶種質資源與生物多樣性和茶園生態景觀保護工作,利用傳統農耕智慧結合當代科技與管理手段,實現多產業融合。
“希望曾經遠銷歐美和世界各地的福鼎白茶,再次揚名海內外,讓福鼎白茶造福更多的人民”,張青碧主任如是說。